医美专访: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栾杰”教授-《中国医美医生短缺,亟需建立专科医师制度》

中国合规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但是与医美发展成熟的国家对比,我国医美医生仍然缺口较大。据海通证券研报数据,按非多点执业情况下,1.3万家医美机构医师的标准需求数量达10万名,但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仅为3.8万名。

另据艾瑞咨询分析,培养一位优秀医美医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包括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3年住院医生/专科培训后,还需获得主诊医师资格证。因此,在医美需求旺盛的今天,催生了大量无证人员非法上岗,引发行业乱象。

针对此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前副院长栾杰教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十年只够培养“合格”的整形美容外科医生,而且并非全部合格,要达到“优秀”标准,恐怕需要20年甚至更久。

“成为医美医生并没有捷径,无法速成,需要掌握太多领域的知识,而且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整形美容外科医生,有太多知识和技巧是在医学院、在规培中永远学不到的,所以希望国家层面能完善专科医生培养体系,推动建立专科医师制度,促进培养更多合格的医生。”栾杰指出。

医美专访: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栾杰”教授-《中国医美医生短缺,亟需建立专科医师制度》

《21世纪》:现在医美医生短缺,而且培养周期很长,您认为一个优秀的医美医生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和素养,以及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栾杰:一位医美医生能称之为优秀,其实要求很高,暂且不论国内优秀医美医生有多少,就是能符合基本要求、达到入门门槛的医美医生数量都太少了。

至于背后的原因,第一因为医美知识涉及面非常宽。医美是从整形外科延续下来,虽然整形外科主要涉及人体浅表组织器官,很少涉及内脏等功能性器官,但是从头到脚都是整形外科诊疗范围,不会局限于某个具体解剖部位,不像其他外科可能只负责头部、颈部、眼睛等部位。

第二医疗美容不会针对特殊的病种,很难划定哪些问题属于医疗美容,哪些不属于。医美的覆盖范围非常大,血管瘤、痣、疤痕的治疗,还有求美者想让脸部、臀部或者手部变得更美,只要是人们对体表美的需求,就都属于医美范畴。而且医美会和皮肤科、口腔科、眼科等几乎所有外科都产生交叉。

第三,其他外科专家做不了医美,因为治疗目标、治疗目的不一样,整形外科就像“盖房子”,而其他外科以“拆房子”为主,更多考虑功能性问题,两者所需要的技术和理念完全不一样。要成为医美或整形外科医生,需要具有解剖、疾病、美学、医疗技术等等非常广博的知识技能。

《21世纪》:您刚才还特别提到了美学,对美学的认知和提升,是否也是培养医美医生的一个难点?

栾杰:现在的确很多医美医生都缺少美学认知,但是整形外科和其他外科的区别,美学观念只是一方面。

对医美医生美学的培训,很多人认为只是学画画、学雕塑就行了,还真不是。因为医美属于应用美学,你会发现有很多双眼皮做得很好的医生,其实并不会画画,或者画出来的眼睛不好看,但他可以把双眼皮手术做得非常好。

原因就在于医美医生是在人体上“作画”,会受到各种各样限制,了解这些限制比美学创造更重要。美术学院的学生需要想象,可以纸上自由发挥,甚至可以有行为艺术,基本不太受制约,但整形美容外科的限制往往比想象中大得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不能发挥想象力,而是要解决最实际的问题,属于“问题美学”,而非抽象或艺术美学。

例如眼睛部位,从美学来看有丹凤眼、吊眼、杏眼、桃花眼等,还有很多种双眼皮形式,但是在整形美容外科医生面前,他需要看求美者具体条件,看眼皮是薄是厚、是垂是开,还有眼角的情况,都是实际问题,医生首先考虑的并非如何应用美学标准,因为很多时候根本就用不上。

当然了,这不是说黄金比例、三庭五眼等美学标准毫无作用,而是结合求美者具体条件后可能根本无法实现,整形美容外科面临的问题往往不是如何把美学应用于人体,而是如何让不美的地方变得更协调。

并非所有人都要符合美学标准,照着同一个“美人坯子”的标准去进行医美,这是不现实的,有些人面部不是黄金比例,那么做个黄金比例的鼻子或眼睛就真的好看吗?不一定,但这时一定有个看起来更协调的比例,找到这一比例不是美学标准能够解决的,背后不仅与医生的经验有关,还涉及到整形美容外科的灵魂。

《21世纪》:您所讲的整形美容外科的灵魂是指什么?

栾杰:灵魂就在于组织结构的重塑,相当于“装修”或“改造”,通过改变人现有的结构,进而改变外观形态。因此整形外科医生面临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手段、能够改变什么结构、最终达到什么样的形态,如何才能让形态看上去更美观、更协调、更和谐,这是医生每天琢磨的事情,美学没有统一的标准。

经验医学也很重要,因为整形外科有一系列原则,会受到种种限制,如果医生想把手术做好,就首先要了解哪些是限制、哪些是边界,出了边界就是危险。

其实整形外科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理念问题,就像找到一个优秀的纺织女工不难,但是真正的时装精品她做不来,因为不知道如何裁剪、预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也不知道如何对颜色和布料进行搭配,一次整形外科手术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规则、概念和原则,而精髓就在于此。

《21世纪》:您曾经强调过一名优秀的医美医生一定要知道底线在什么地方、限制在什么地方。

栾杰:是的,外科医生自己要深知每一刀的意义,一个优秀的整形美容外科医生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阅历越来越深厚,会逐渐领悟到这些。

其实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就像开车一样,如果是老司机,感觉距离太近,会碰到,就立马减油门、踩刹车,调整车速,但要问他现在与前车距离是多少,他可能说不上来,还有很多老司机会预知公路上的危险,提前避开。

交通规则是开车的底线,手术原则是整形美容外科的底线,这些原则都是通过血淋淋的教训换来的,但只会背这些原则没有用,就像在驾校时把交通规则都背会了,最后上路还是不行,所以对于如何理解并真正灵活运用把握这些原则,真的需要多年实践。不论是优秀的医生还是优秀的司机,背后本质很相似。

《21世纪》:除了美学认知和手术原则,医美医生对医美的认知是否也同样重要,医美到底是医疗还是消费,医美医生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一问题?

栾杰:其实医生要考虑的只有医疗问题,如果按照消费属性考虑,医生就会让求美者反复做、多次做。一件衣服可以买10件、8件,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伤害,但是医美是医疗。

首先从治疗目标上来讲,医疗带有非常大的不确切性、不可预料性,有些情况下根本无法保证得到某种确切的效果。肿瘤医生不能保证一定把癌症患者治好,整形美容外科医生也无法保证一定能通过医疗技术达到某个确切的效果,如果求美者期望过高,比如必须要做成某个明星的样子,这对整形美容外科医生来说,可能比治疗癌症还难。

因为医疗技术有限制,医疗是一门科学,但是这门科学发展得非常缓慢,人类对人体的所有认知加起来,也不过是皮毛,所以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除了效果的不确切性,医疗还具有风险性,以风险为代价是手术的一大特点。可能会有人说,美容不是病,但是医美采用的是创伤性医疗手段,那么就会具有风险。所以医生不能让求美者一味消费,把消费概念带进医疗就会产生过度医疗,带来过度伤害。所以医生可以去满足求美者需求,但不能进行诱导和鼓励。

因此,对于医美的消费和医疗属性,我认为医生眼里就应该只有医疗,而不应盯着对方的钱包,否则就麻烦了。虽然治疗和手术确实需要花钱,但钱和医疗本质上是有冲突的。

《21世纪》:医美具有这么多特殊性,医生培养起来周期长,又面临这么多的困难,那么是否有办法帮助国内增加合格医美医生的数量,或者缩短医美医生的培训周期?毕竟现在医美需求特别大。

栾杰:医美医生首先要是合格的整形外科医生,然后才有可能成为医美医生。换句话说,成为医美医生并没有什么捷径,不可能通过“短训班”就可以解决,我们刚刚提到了,整形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太多领域的知识,这就决定了培养周期不可能缩短。

在美国,你要成为一名住院整形外科医生,那么从医学院校毕业后,还要再经历8年时间,也就是到31岁才有可能拿到整形外科执照。这只是意味着刚刚入门、刚刚可以开始治疗,给患者开刀。

成为优秀的整形外科医生或医美医生,在拿到执照后要再经过10-20年的历练,也就是45岁-50岁左右,才能到达黄金时期,这时候才能在某个细分领域很优秀,还不是所有领域都优秀,所以要找到一位非常慎重的、优秀的医美医生,实在太难了。

面对国内医美医生短缺的问题,现在业内有人认为既然供不应求,而且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那么我们能否适当降低初级阶段医美医生门槛,让其他领域的外科医生通过进修和考试成为医美医生?这一方案跨度比较大,也不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培养出合格的整形美容外科医生,而且从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是对患者极其不负责任的。

值得重视的是,整形美容外科既专又广,培养一名医生必须有很长的周期,而且医疗美容和普通疾病医疗还不同,疾病医疗有时候医生医术没有那么高也可以治病救命,但医疗美容不是基本的生活和健康需求,而是属于改善性需求,有较高质量要求,所以不能用同样的思想或概念来套用,更不能用速成的“人才”来糊弄。

《21世纪》:那您觉得针对医美医生供不应求的现状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栾杰:希望中国能建立完善专科医师制度,我国一直没有专科医师制度,但这几乎是所有欧美国家通行的制度。

在国内,医学院学生毕业后只是具有医学生资质,如果要成为临床大夫,还要经过三年规范化培训,然后可以拿到执业医生资格,这一阶段相对门槛较低,只能做一些普外科、内科等一般性治疗。因为这些是学校里学习的主要内容,已经过反反复复的培训,所以一般的医生经过规范化培养培训以后,可以进行普外科治疗。

但是有些外科就不行,小儿外科、眼科等需要有另外的专门培训,这些专科知识在学校以及规培阶段都没有涉及,例如骨科在美国还要再经过两年培训,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一样,完成规培后要经过5年培训。

其中例如整形外科,手术中不仅要考虑组织切除,还要考虑血供,以及同样是缝合切口,有人说整形外科就是“小针细线”而已,但背后涉及医生对皮肤张力、血液循环、未来瘢痕挛缩等多重因素的考虑,会用到很多技巧,而这些恰恰是在手术表面无法看到的,也是在医学院中、在规培中永远学不到的知识和技巧。

内容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或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或内容不当之处,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尽快予以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医美部落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5日 下午3:02
下一篇 2023年7月15日 下午5:10

相关推荐

  • 爱美客:”医美茅”上半年营收14.59亿,净利”高达”9.63亿元

    2023年8月24日,爱美客(300896.SZ)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爱美客实现营业收入14.59亿元,同比增长64.93%;净利润9.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66%。其中,溶液类注射产品实现收入8.74亿元,同比增长35.9%,占同期营业收入的60%,毛利率95.1%;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为5.66亿元,同比增长139%,收入占比38.…

    2023年9月5日
    96500
  • MINT®Lift:秘特「筋膜支架」技术,突破传统「线材」局限

    2024年7月5日-7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整形与美容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非公整美)、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美线技术分会(以下简称线技术分会)共同主办的2024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面部年轻化综合治疗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成功举办。 本次盛会是中国整形美容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之一,为行业权威、专家学者聚焦学术传承,鼓励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

    2024年7月18日
    1.3K00
  • 锦波生物:业绩营收「持续高涨」,第一季度「利润近亿」

    2024年4月15日,锦波生物(832982.BJ)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1-3月业绩大幅上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00万至1.05亿,净利润同比增长97.65%至144.16%。截至2024年4月15日,公司市值达141.07亿元。 据悉,锦波生物基于以下原因作出上述预测: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研发新产品及产品升…

    2024年4月22日
    81000
  • 锦波生物 | 募资「20亿元」引入战略投资者「养生堂」

    2025年6月26日,锦波生物(832982.BJ)对外发布公告,公司向特定对象养生堂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并签署《股份认购协议》。本次募资金额约20亿元,其中,用于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与产品开发平台项目11.5亿,补充流动资金8.5亿。 据悉,根据双方签订的股份认购协议,本次向养生堂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717.56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6.24%,发行价格…

    2025年6月27日
    62000
  • 重磅 | 从炮轰到「战略合作」,「美团和锦波生物」牵手背后发生了什么 

    在医美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上游品牌与互联网平台之间的关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2024年9月,锦波生物因其核心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薇旖美”遭美团百亿补贴破价,愤而发函控诉。然而,一年之后,双方在2025年7月达成战略合作并携手启动首届中国·胶原节。 这场从炮轰到合作的戏剧性转折,不仅为医美行业带来了一场新的变革,也深刻折射出互联网平台对上游品牌生存逻…

    2025年7月30日
    42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