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肉毒素、胶原蛋白”接棒”玻尿酸,医美上游资本化”多点开花”

上海证券报:肉毒素、胶原蛋白"接棒"玻尿酸,医美上游资本化"多点开花"

”从玻尿酸到肉毒素、胶原蛋白,国内医美产业的资本化多发轫于上游企业,IPO与并购投资亦集中于上游,精准地诠释了那条颠簸不破的产业规律:医美市场七成利润属于上游……”

—上海证券报 作者:郭成林

上海证券报:肉毒素、胶原蛋白"接棒"玻尿酸,医美上游资本化"多点开花"

日前,康哲药业公告,与韩国BMI就A型肉毒素100U冻干粉针剂达成合作。这是继华东医药、复星医药、四环医药等药企之后,又一家布局肉毒素的医药上市龙头。而药企外,如爱美客等医美巨头在该领域的布局更早更积极。在资本“浇灌”下,肉毒素这一医美上游细分赛道快速扩容。“由于进入壁垒较高,企业多以代理及投资方式切入。”十一维资本医美行业一位合伙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不同于肉毒素的资本化路径,另一条医美上游赛道——胶原蛋白正在孵化出多家IPO企业。10月9日,重组胶原蛋白护肤龙头巨子生物通过港交所聆讯。同时,锦波生物向北交所冲刺IPO;创尔生物则宣布从科创板转战北交所。“医美整个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料生产商和产品制造商。由于上游的核心驱动力是材料和技术,加上非手术类的治疗风险相对较低,其商业模式更稳定、更易扩张,盈利能力也更强。医美上游因此成为资本必争之地。”上述人士对记者分析道。

01 多方资本“抢食”肉毒素

上海证券报:肉毒素、胶原蛋白"接棒"玻尿酸,医美上游资本化"多点开花"

多家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布局肉毒素产业。随着更多企业入局,肉毒素竞争态势也将迎来变化。除康哲药业之外,华东医药拿下Jetema旗下肉毒素产品独家代理权,复星医药则携手美国Revance打造创新“长效肉毒素”,四环医药代理的乐提葆已经获批。医美公司方面,截至目前,爱美客已收购HuonsBP25.4%的股权,并于今年5月拿下HuonsBP旗下肉毒素产品Hutox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昊海生科则投资了Eirion,布局“外用涂抹+经典注射”肉毒素产品线等。除上市公司外,诸多获得融资的创新企业也在该领域加速布局。今年3月,广州因明生物宣布,自主创新研发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素获得临床批准,即将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今年10月,刚完成A轮融资的君合盟生物表示,先导产品聚焦在重组A型肉毒素等领域。肉毒素究竟是何物?又有何魅力? 一位医美从业人士告诉记者:“肉毒素被称作医美行业的‘万金油’,可与玻尿酸等诸多医美项目搭配使用,具有复购率高等特点。”据安信证券和新氧数据,玻尿酸和肉毒素是中国医美市场最主要的两个板块。2021年,中国肉毒素市场规模约65亿元,渗透率不到整体医疗美容市场的2%,预计2025年将增至180亿元。由于肉毒素进入壁垒较高,我国企业多以代理及股权投资方式切入,如爱美客、昊海生科、华东医药以及复星医药等多家公司,通过与韩国、美国、德国的肉毒素厂商签署合作协议的方式进行布局。目前,国内市场已有保妥适、吉适、衡力、乐提葆等产品获批上市,预计未来3至5年内还将有4款肉毒素产品上市,届时行业格局将面临洗牌。记者查阅各家公司公告获悉,爱美客代理的Hutox有望于2024年上市,华东医药代理的Jetema旗下Toxin预计2025年前后上市。

02 胶原蛋白龙头实现IPO

上海证券报:肉毒素、胶原蛋白"接棒"玻尿酸,医美上游资本化"多点开花"

除肉毒素外,医美上游另一条黄金赛道——胶原蛋白正迎来资本化的收获时刻。10月9日,巨子生物通过港交所聆讯,成功实现上市。巨子生物是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龙头企业。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5个月,公司分别实现营收9.57亿元、11.9亿元、15.52亿元和7.23亿元,其中2020年、2021年营收增幅分别为24.44%和30.41%;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75亿元、8.26亿元、8.28亿元和3.14亿元。从毛利率来看,巨子生物超过了同行业上市公司。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5个月,巨子生物毛利率分别为83.3%、84.6%、87.2%和85%。贝泰妮2019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80.22%、76.25%、76.01%和76.3%;华熙生物2019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79.66%、81.41%、78.07%和77.43%。较高的毛利率来自产业链主导权。在胶原蛋白领域,巨子生物覆盖了从原料端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因此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5个月,公司销售成本分别为1.60亿元、1.83亿元、1.98亿元和1.08亿元,包括原料采购、制造及物流等费用。近年来,在玻尿酸领域,已先后通过IPO诞生了“三巨头”: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而胶原蛋白赛道IPO风潮正在刮起。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市场,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76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6.96%。

03 医美上游加速资本化

上海证券报:肉毒素、胶原蛋白"接棒"玻尿酸,医美上游资本化"多点开花"

锦波生物和创尔生物也在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锦波生物生产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创尔生物主攻传统动物源胶原蛋白。锦波生物6月初递表北交所,日前收到了北交所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这是锦波生物第二次启动IPO,公司曾于2020年6月向科创板递交了申报材料,但随后主动撤回。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要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作为Ⅲ类医疗器械在2021年6月获药监局批准上市。公司称,这也是国内唯一获批的可注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2019年至2021年,锦波生物分别实现营收1.56亿元、1.61亿元与2.3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4.69%、80.01%与82.29%,净利润分别为4218.13万元、3227.12万元与5690.18万元。可见,这是一家毛利率极高的“小而美”企业。而已上市的医美龙头企业也在布局胶原蛋白。今年4月,华熙生物收购益而康生物,正式进军胶原蛋白赛道。据不完全统计,医美行业融资次数已从2017年的118次增至2021年的153次,而2021年以来28家医美企业公开融资事项中,其中23家为上游企业,占比高达82%。近期,专业灯光化妆镜品牌AMIRO宗匠科技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护肤功效性原料企业珈凯生物获B轮融资;玻尿酸研发生产企业福瑞达生物获得7.38亿元战略性融资。

内容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或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或内容不当之处,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尽快予以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医美部落
(0)
上一篇 2023年4月19日 下午6:26
下一篇 2023年4月19日 下午6:34

相关推荐

  • 湖南药监局:加强”重组胶原蛋白、抗HPV等敷料”产品的注册管理

    2023年8月15日,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第二类重组胶原蛋白、抗HPV等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管理的通知》(湘药监发〔2023〕19号),对第二类重组胶原蛋白、抗HPV等敷料类产品的注册作了详细规定。 通知重点 一、关于产品名称 第二类重组胶原蛋白、抗HPV等敷料类产品名称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

    2023年8月16日
    85900
  • 透明质酸:昊海-海薇

    1.品牌介绍 海薇是昊海生科旗下的单相交联玻尿酸品牌,主打基础塑形,产品包含大中小三种分子的玻尿酸。昊海生科作为国内医美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旗下共有3款玻尿酸产品上市,分别是”海魅”、”海薇”和“姣兰”,2013年昊海生科推出首款玻尿酸产品“海薇”,后续又接连推出“姣兰”和“海魅”两款玻尿酸,其中姣兰定位中端,…

    2023年12月11日
    1.3K00
  • 主理人说 | 道趣芙琳韩兴国:“连续创业者的医美征程” 

    韩兴国,一位拥有近十八年创业经验的连续创业者。2006年,首次创业,创立了一家专注于企业管理咨询的公司,并逐步扩展到职业培训和企业经营顾问服务,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2016年,韩兴国正式进入生物医药行业,参与了干细胞培养基项目,但因经营理念分歧,决定独立开展医美项目。2017年,他创立了道趣生物,进军医美领域,并于2018年开始注册经营。 “道趣芙琳”的崛…

    2025年2月11日
    64700
  • 医美专访: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栾杰”教授-《中国医美医生短缺,亟需建立专科医师制度》

    中国合规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但是与医美发展成熟的国家对比,我国医美医生仍然缺口较大。据海通证券研报数据,按非多点执业情况下,1.3万家医美机构医师的标准需求数量达10万名,但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仅为3.8万名。 另据艾瑞咨询分析,培养一位优秀医美医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包括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3年住院医生/专科培训…

    2023年7月15日
    88200
  • 信为美 | 「私密医疗」推动行业新发展,引领「生殖抗衰」新方向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医疗健康时代,每一个细微的变革都可能引领行业的全新风向。信为美私密医疗,作为私密医疗领域的领航者,始终秉持着“诚信美、自信美、人生美”的信念,不断探索、创新,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个性化的私密医疗服务,旨在为中国千万个家庭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信为美·2024这一年 ▷2024年,终端对私密健康的需求正日益多元化,不仅限于安全、…

    2025年1月13日
    1.1K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