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办:整治”自媒体”乱象”13条”举措

2023年7月10日,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要求加强“自媒体”管理。通知提出严防假冒仿冒行为、强化资质认证展示、规范信息来源标注、加强信息真实性管理、加注虚构内容或争议信息标签、完善谣言标签功能、规范账号运营行为、明确营利权限开通条件、限制违规行为获利、完善粉丝数量管理措施、加大对“自媒体”所属MCN机构管理力度、严格违规行为处置、强化典型案例处置曝光等13条举措。

国家网信办:整治"自媒体"乱象"13条"举措

重点举措

1.严防假冒仿冒行为。网站平台应当强化注册、拟变更账号信息、动态核验环节账号信息审核,有效防止“自媒体”假冒仿冒行为。对账号信息中含有党政军机关、新闻媒体、行政区划名称或标识的,必须人工审核,发现假冒仿冒的,不得提供相关服务。

2.强化资质认证展示

对从事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进行严格核验,并在账号主页展示其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认证材料名称,加注所属领域标签。对未认证资质或资质认证已过期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暂停提供相应领域信息发布服务。

3.规范信息来源标注

“自媒体”在发布涉及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等相关信息时,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准确标注信息来源,发布时在显著位置展示。使用自行拍摄的图片、视频的,需逐一标注拍摄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使用技术生成的图片、视频的,需明确标注系技术生成。引用旧闻旧事的,必须明确说明当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4.加强信息真实性管理

网站平台应当要求“自媒体”对其发布转载的信息真实性负责。“自媒体”发布信息时,网站平台应当在信息发布页面展示“自媒体”账号名称,不得以匿名用户等代替。“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

5.加注虚构内容或争议信息标签

“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鼓励网站平台对存在争议的信息标记争议标签,并对相关信息限流。

6.完善谣言标签功能

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重大突发事件等领域谣言,网站平台应当及时标记谣言标签,在特定谣言搜索呈现页面置顶辟谣信息,运用算法推荐方式提高辟谣信息触达率,提升辟谣效果。

7.规范账号运营行为。

网站平台应当严格执行“一人一号、一企两号”账号注册数量规定,严禁个人或企业操纵“自媒体”账号矩阵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应当要求“自媒体”依法依规开展账号运营活动,不得集纳负面信息、翻炒旧闻旧事、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消费灾难事故,不得以防止失联、提前关注、故留悬念等方式,诱导用户关注其他账号,鼓励引导“自媒体”生产高质量信息内容。网站平台应当加强“自媒体”账号信息核验,防止被依法依约关闭的账号重新注册。

8.明确营利权限开通条件。

“自媒体”申请开通营利权限的,需3个月内无违规记录。账号主体变更的,自变更之日起3个月内,网站平台应当暂停或不得赋予其营利权限。营利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广告分成、内容分成、电商带货、直播打赏、文章或短视频赞赏、知识付费、品牌合作等。

9.限制违规行为获利。

网站平台对违规“自媒体”采取禁言措施的,应当同步暂停其营利权限,时长为禁言期限的2至3倍。对打造低俗人设、违背公序良俗网红形象,多账号联动蹭炒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恶意营销等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取消或不得赋予其营利权限。网站平台应当定期向网信部门报备限制违规“自媒体”营利权限的有关情况。

10.完善粉丝数量管理措施。

“自媒体”因违规行为增加的粉丝数量,网站平台应当及时核实并予以清除。禁言期间“自媒体”不得新增粉丝,历史发文不得在网站平台推荐、榜单等重点环节呈现。对频繁蹭炒社会热点事件博取关注的“自媒体”,永久禁止新增粉丝,情节严重的,清空全量粉丝。网站平台不得提供粉丝数量转移服务。

11.加大对“自媒体”所属MCN机构管理力度

网站平台应当健全MCN机构管理制度,对MCN机构及其签约账号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在“自媒体”账号主页,以显著方式展示该账号所属MCN机构名称。对于利用签约账号联动炒作、多次出现违规行为的MCN机构,网站平台应当采取暂停营利权限、限制提供服务、入驻清退等处置措施。

12.严格违规行为处置。

网站平台应当及时发现并严格处置“自媒体”违规行为。对制作发布谣言,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或矩阵式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自媒体”,一律予以关闭,纳入平台黑名单账号数据库并上报网信部门。对转发谣言的“自媒体”,应当采取取消互动功能、清理粉丝、取消营利权限、禁言、关闭等处置措施。对未通过资质认证从事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发布的“自媒体”,应当采取取消互动功能、禁言、关闭等处置措施。

13.强化典型案例处置曝光

网站平台应当加强违规“自媒体”处置和曝光力度,开设警示教育专栏,定期发布违规“自媒体”典型案例,警示“自媒体”做好自我管理。

内容来源:国家网信办

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或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或内容不当之处,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尽快予以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医美部落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5日 下午5:27
下一篇 2023年7月15日 下午9:26

相关推荐

  • 甘肃市监局:曝光6起医疗美容领域”违法典型”案例

    为持续巩固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力震慑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教育警示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2023年8月16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从2023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办理的医疗美容领域违法案件中选出6起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开曝光。 案件1:兰州市城关区某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利用卫生技术人员形象作证明发…

    2023年8月17日
    88300
  • CAMC:2023中国抗衰老医学大会4月21日-23日在杭州召开

    2023年4月21日-23日,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抗衰老分会、浙江省整形美容行业协会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杭州卡农会展有限公司、杭州瑞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抗衰老医学本届大会以“共享医疗、拥抱健康、美好生活”为主题,共设置1场主论坛会议,14场分论坛会议,集医学技术、学术理念、产业运营、行业标准于一体,共话抗衰主流趋势,…

    2023年4月23日
    1.4K00
  • 人民日报:强化”资质”监管,整治医美”乱象”

    2023年9月18日,人民日报发布标题为《强化资质监管,整治医美乱象》的文章。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医疗美容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目前医美行业“鱼龙混杂”问题较为突出,不少消费者反映遇到过权益受损的问题,呼吁对医美行业加强监管。 2022年底,江苏南京的张女士在某医美机构做了隆鼻手术,不仅花费不菲,还住院多日。“当时院方说可…

    2023年10月3日
    64200
  • 美敦宜:新一代「星超皮秒」全球首发,开创「皮秒3.0」新时代 

    2024年6月23日,在第七届IAIC中国(成都)国际医美产业大会上,由美敦宜医疗联合齐鲁中科光物院、上海交大天文物理中心共同研发完成,以航空激光技术为基础,集成了SOFT星技术、超微激光器谐振腔、S-MQPA星技术等多项尖端技术的第二代Nd:YAG皮秒激光治疗仪(星超皮秒)全球首发上市会正式开启。 来自不同地区的医美行业顶级企业、跨国组织及学会、协会代表等…

    2024年6月25日
    1.3K00
  • 中消协:”未成年”人医美需警惕,牢记五大原则

    2023年8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未成年人医美消费提示,提出五大原则,提醒广大家长及未成年消费者理性看待医美需求,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选择医美消费。 根据《“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告》,中国消费者协会邀请中消协律师团律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医疗美容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点评。 近几年医疗美容行业热度不减,“容貌焦虑”影响加深,医美不再…

    2023年8月9日
    52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