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
-
南通卫监:”美甲店”为顾客注射”减肥针”被罚
2023年6月12日,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卫生监督所接到本地公安部门移送的接警记录,称本市市民在某美甲店内接受打减肥针服务致使身体极度不适,被送往南通市级医院抢救,该美甲店涉嫌非法行医,卫生监督员立即前往开展核查。 “每周一针瘦10斤”“打两针瘦28斤”……近期所谓一针瘦,三秒瘦的减肥神针风靡于各类代购圈、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了无数渴望蚂蚁腰、直角肩、小细腿…
-
法制日报:”打耳洞”属于医疗美容,消费前看好有无”三证”
近年来,“颜值经济”不断升温,医疗美容市场快速发展,然而相关问题也日益凸显。多地检察机关切实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责,就非法开展打耳洞等医疗美容项目并发布医疗广告等违法行为,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依法督促协同履职。 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小李去年顺利考上大学,爱美的她想在开学前打好耳洞,奶奶听说后告诉了她这个打耳洞的“土方法”。“总觉得‘土方法’不靠谱,后来在…
-
中整协:”医美咨询”从业人员”合规从业,码上验证”
2023年10月8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新闻中心发布《医美咨询(导购)从业人员“合规从业,码上验证”查验方式公告》,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可以通过医美咨询(导购)服务场所公示栏以及相关从业人员胸牌、桌牌等展示的二维码进行扫码验证,随时查询其服务资质与专业背景。 据悉,医美咨询师这个职业身份一直备受争议,关于它的是是非非似乎就没有停止过。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
-
合肥市监局:规范医美广告,牢记”十不”原则
2023年9月28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现就规范医疗美容广告活动向全市市场经营主体作如下提示: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广告主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才能发布或者委托发布医疗美容广告。对须经审查的医疗广告,应当严格按照审查通过的内容发布,不得剪辑、拼接、修改。已经审查通过的广告内容需要改动的,应当重新申请广告审查。 如何才算规…
-
上海卫监:公布5起”医疗美容”违法典型案例
2023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组织开展“蓝盾行动”医疗美容卫生监督专项执法,重点聚焦生活美容服务等机构和个人未取得医疗资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坚决遏制无证医疗行为,截至目前已办理无证医美案件78起,涵盖美容外科、注射类、光电类等热门医疗美容项目,维护了市民健康权益。本期,小编梳理了几起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带大家了解无证行医的“真面目” 案件1:林某某非…
-
海淀法院:”医美”纠纷多发,改善颜值,先避开这些”美丽陷阱”
2023年10月3日,北京海淀法院公众号发布标题为《“医美”纠纷多发,改善颜值,先避开这些“美丽陷阱”》的文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来,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美”之风逐渐盛行,众多爱美人士开始将医疗美容作为提升“颜值”的重要选择。各大医疗美容机构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大量医疗美容产品及美容项目涌现,纷繁复杂的项目名称及功效让初涉该领域的…
-
湖北消委会:权威点评”医美”服务合同7大”霸王条款”
近日,湖北省宜昌市消费者委员会开展了医美行业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点评活动,邀请法学专家、律师、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员对医美行业霸王条款进行了分析、点评。针对医美行业霸王条款,宜昌市消委会建议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出台或修订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执法力量和执法力度,特别是要面向营利性机构加大对《医疗美容消费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的推广。 条款1:《美…
-
松江卫监:打击”非法”医美,筑牢行业”底线”
作为2023年上海市蓝盾专项行动,松江区卫健委监督所对非法医疗美容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组织开展多部门专项执法,查处无证医疗美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更好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筑牢行业底线。2023年1-8月,共立案调查17件,已作出行政处罚12件,罚没款400余万元。 松江区卫健委监督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为抓手,结合…
-
抚州警方:微整”美容院”藏身居民楼,除了”非法”行医还卖”假药”
2023年8月28日,江南都市报记者获悉,抚州临川警方联合当地市监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打掉了一个无证行医美容机构。经调查,该美妆店开在抚州市某居民楼12楼,主要经营项目是售卖护肤品以及纹眉,同时还兼做瘦脸、注射玻尿酸填充等微整形项目。 民警向记者介绍,查封当日,民警问经营者徐某有无相关证件,徐某称是以前开店搬过来的,没有证,并自称还没开始营业。但民警却在现场看…
-
人民日报:强化”资质”监管,整治医美”乱象”
2023年9月18日,人民日报发布标题为《强化资质监管,整治医美乱象》的文章。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医疗美容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目前医美行业“鱼龙混杂”问题较为突出,不少消费者反映遇到过权益受损的问题,呼吁对医美行业加强监管。 2022年底,江苏南京的张女士在某医美机构做了隆鼻手术,不仅花费不菲,还住院多日。“当时院方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