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线级” 护肤热潮涌,
中外品牌竞逐医美级功效。
导语
Introduction
日用护肤品正以强劲的技术自信,直接对标专业医美项目效果,从宣称复刻医美效果的眼霜,到突破成分吸收壁垒的面霜,“院线级”正成为护肤市场的高频词。中外品牌集体发力这一赛道,让居家与医美的边界逐渐模糊,也引发行业对其究竟是护肤技术突破性革命,还是营销概念新轮回的思考。
Part 01
“院线级” 护肤品的三大突破方向
“院线级”护肤品之所以能宣称对标医美效果,关键在于突破了传统日用护肤的技术瓶颈。从成分选择到吸收效率,再到功效验证,品牌通过三大核心技术路径构建竞争壁垒。


成分升级:复刻医美级成分,实现功效跨越
“院线级”护肤品在成分端向医美标准看齐,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将医美市场验证的核心功效成分“移植”到日常护肤品中。以热门成分PDRN为例,传统应用中因大分子结构无法穿透角质层,需注射使用;优时颜微笑眼霜4.0通过调控分子量,得到平均分子量≤850KDa的黄金分子量PDRN,无需破皮即可穿透角质层直达肌底,发挥修护再生功效。
二是通过多成分复配达到医美级功效强度。雅诗兰黛「微雕眼霜」采用三重“微雕科技”,分别模拟肉毒抗皱、热玛吉提拉、玻尿酸填充效果;倩碧「302镭射瓶」将医美“超光子嫩肤”能量原理转化为“光子镭射科技”,核心成分UP302协同其他成分构建“黄金美白三角”,模拟光子项目的综合焕白效果。
透皮攻坚:突破吸收难题,提升护肤效率
成分的有效吸收是“院线级”护肤品发挥功效的关键。绽媄娅首创“超分子微球化”科技,将难吸收的大分子成分压缩成微球,提升皮肤吸收效率,并自研独家专利成分“球PDRN”,能精准渗透到皮肤深层激活细胞能量;优时颜在PDRN-850K的基础上,结合胶原弹技术与促渗剂,宣称可在6小时内大幅提升透皮率,解决了护肤品难以在皮肤深层起效的痛点,缩小了“破皮医美”和“无创涂抹”护肤品的吸收差距。
科学实证:以数据为支撑,构建消费信任
“院线级”宣称需依靠硬核功效数据支撑,多数品牌通过人体功效测试验证产品性能,并与医美项目关联。HBN双A醇晚霜3.0的SGS实测报告显示,连续使用14天的效果与“单次热玛吉5代”的紧致、抗皱效果“无显著差异”;雅诗兰黛微雕眼霜则在美国SCALE皮肤科学大会发布人体试验数据。
更为严格的临床功效测试标准更高、周期更长、样本量更大,常需皮肤科医生参与,其数据不仅可用于产品功效宣称,还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持,成为品牌构建消费者信任体系的重要基石。
Part 02
“院线级”护肤品的演变历程
“院线级”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行业生态、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迭代。梳理其发展历程,可清晰看到从“渠道限定”到“场景延伸”,再到“功效主导”的核心转变,这一过程也折射出护肤行业的升级逻辑。


传统阶段:以专业渠道为核心
传统“院线级”护肤品有明确渠道边界,仅在美容院、专业美容会所等机构销售,需专业人士指导使用,核心是“服务闭环”,通过配合仪器、遵循疗程,形成从诊断到追踪的一体化服务。
拓展阶段:向医美场景延伸
随着市场发展,医美护肤场景逐渐向日常护理拓展。品牌要么推出械字号产品,布局医疗器械赛道;要么主打“妆械联合”概念,打造覆盖“日常护肤—医美干预—术后维养”的全流程产品生态,打破了传统专业渠道的局限。
现阶段:以功效承诺为主导
当下“院线级”护肤新潮,本质已从渠道属性转变为功效承诺。它不再受购买或使用场景限制,而是指向一种性能标准:品牌宣称家用产品通过成分、技术或实测数据,持续使用后能达到对标甚至媲美专业医美项目的效果,且真正立得住的“院线级”宣称,越来越依赖全链路验证。
Part 03
“院线级”护肤热潮的三重驱动力
“院线级”护肤能成为行业风口,并非单一因素推动,而是消费需求、供给生态与技术创新三股力量共振的结果。这三重动力相互作用,共同为“院线级”赛道的爆发奠定基础。


消费需求:追求医美级护理常态化
根据嘉世咨询《2025中国轻医美行业现状报告》,2018-2023年中国轻医美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20%,预计2025年突破2500亿人民币,未来仍将保持15%-20%年均增速。同时,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次医美项目的即时效果,追求医美级护理常态化,“院线级”护肤品恰好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安全、便捷、性价比高的选择。
供给生态:寻找新增长点,推动双美融合
传统护肤赛道成分内卷,迫使品牌寻找新增长点,场景化创新、双美融合成为重要方向。品牌借助“院线级”宣称,能清晰传递成分配方作用机理与功效,降低消费者认知门槛,还能跳出与传统护肤品的竞争,对标医美项目拔高价值维度。此外,“双美模式”成行业趋势,医美企业凭借技术研发、专业背书等优势,为化妆品研发提供支持,推动医美与美妆企业加速融合。
技术支撑: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
近年来,美妆企业在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上取得突破,先进的原料技术、测评方法及功效验证手段,让家用产品模拟院线效果成为可能。这些技术能直观、多维度呈现护肤品与医美项目的功效对比数据,为品牌提供科学、有公信力的证据支撑,助力“院线级”护肤品发展。
Part 04
“院线级”护肤价值沉淀的阻碍
尽管“院线级”赛道前景广阔,但从“概念炒作”到“价值沉淀”,仍需跨越两大核心障碍——功效验证的标准化与生态协同的合规化,这两大挑战直接决定了赛道能否健康发展。


功效验证:缺乏统一标准,数据可比性不足
“院线级”护肤品核心吸引力是“接近医美效果”,但当前缺乏统一的功效验证体系,数据对标存在测试方法不统一、指标不聚焦的问题。例如,部分产品与热玛吉对比时,时间维度和效果强度未完全对齐;医美项目有明确“临床判定标准”,而日用护肤品无对应行业标准,不少品牌依赖“主观满意度”数据,缺乏可比性。
生态联合:需明确互补关系,应对合规考验
“院线级”产品多与医美相关,如雅诗兰黛与嘉会医疗合作设立研究中心,优时颜布局妆械联合系列,绽媄娅重点发展械字号品类。“双美融合”虽被视为积极趋势,但“院线级”家居护肤与专业医美面向同一消费群体,需明确二者互补共生关系,而非替代关系。同时,“媲美热玛吉”等宣称可能让消费者产生不切实际期待,面临合规考验,过度依赖这类产品还可能延误专业治疗。
Part 05
构建医美与日常护肤协同生态
“院线级”护肤品代表的高效能、精准化、科学验证的护肤方向,是未来行业大势。品牌开发“院线级”产品并非要取代医美,而是期望构建“医美攻坚+日常维护”的美丽生态系统:医美作为“攻坚者”,解决严重衰老、瑕疵问题;“院线级”家居护肤作为“维护者”,负责日常保养、延缓衰老、延长医美效果。


在日常护肤“院线化”浪潮中,品牌通过技术创新缩短医美与日常护肤的距离,回应消费者“专业护理日常化”诉求,也为双美融合生态闭环探索提供新思路,重新定义“专业护肤”边界。而理性的回归,将是“院线级”护肤走向成熟的真正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