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艾塑菲®代理权风波的爆发引起了医美行业内的关注。这场风波让这一看似稳固的合作模式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这不仅关乎一家企业或一个品牌的得失,更触及了整个医美行业“厂商-代理商”分工模式的痛点,引发了对医美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风波梳理:
艾塑菲®代理权的来龙去脉
收购与争议的开端
▷2025年3月,爱美客斥资1.9亿美元收购了艾塑菲®的韩国原研公司Regen。这一收购行为引发了市场对艾塑菲®独家销售权归属的高度关注。*ST苏吴迅速发布公告称,公司拥有AestheFill(艾塑菲)在中国境内的独家代理权,有效期至2032年8月28日。韩国Regen公司回应称不存在取消或终止风险,爱美客公开表态现阶段不会在中国市场自行销售艾塑菲®。至此,事件似乎暂时告一段落。
注册人突变与解约函
▷然而,2025年7月11日,艾塑菲®的注册代理人由达透医疗(*ST苏吴全资子公司吴中美学的控股子公司)变更为俪臻生物(韩国Regen的中国子公司)。时隔一周,韩国Regen公司于7月18日向达透医疗发出《解约函》,单方面宣布:即日起撤销达透医疗对艾塑菲®童颜针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权,停止接收订单并退款;理由直指其控股方*ST苏吴“财务造假损害品牌声誉”“业务实质转让违约”。
连锁反应与行业震动
▷7月20日,向中国客户发表声明《关于聚乳酸面部填充剂艾塑菲产品致中国客户的声明》表示:“自本声明出具之日起,韩国REGEN公司所生产的艾塑菲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商品名改为‘臻爱 塑菲’”。

▷7月21日,*ST苏吴发布公告及《严正声明》,直指REGEN公司发出《解除函》的行为罔顾商业基本准则,背离了之前双方签订的独家经销协议、REGEN公司书面承诺和REGEN公司控制方爱美客的公开表态。
▷这一事件点燃了爱美客与江苏吴中之间的关于代理权争夺战火。时至今日,这场风波表面是企业间的代理权争夺,但其核心影响早已超越单一产品的代理权归属,它无情地撕开了医美行业“厂商-代理商”分工模式下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与信任裂痕。
生死悖论:
代理商“做得好”成原罪?
代理商模式的脆弱性
▷医美行业的繁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厂商专注研发生产,代理商深耕本地化运营”的精细化分工模式。这种模式成就了多赢格局:国际品牌借力本土代理商快速打开市场,本土代理商则依托产品实现渠道拓展与品牌升级。然而,艾塑菲®事件却暴露了这一模式的脆弱性。代理商往往陷入残酷悖论:做得差,市场开拓不力、业绩未达预期,代理权被厂商收回顺理成章。

▷做得好,以吴中美学为例,2024年1月,艾塑菲正式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上市许可,成为国内首款获批进口的童颜针产品。这一产品迅速成为江苏吴中医美板块的核心增长引擎。自2024年4月上市销售以来,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26亿元,营收占比20.42%,毛利润2.69亿元。同时,2025年Q1销售收入1.13亿元,营收占比增至35.55%,毛利润9243.51万元。这样唤醒了厂商“坐享成熟市场”、“自主运营”的野心,将前期承担巨大投入和风险的代理商踢出局。
吴中面临“做得好”困境
▷吴中美学投入重金构建的渠道网络、医生合作体系及品牌势能,是艾塑菲®在中国市场爆发式增长的核心引擎。一旦代理权被强行收回,吴中美学前期的巨大投入和风险将化为乌有,其精心培育的“艾塑菲®”中文商标也将与产品割裂,形成“产品易主,品牌滞留”的荒诞局面。
信任崩塌:
连锁反应带来的深远影响
▷作为医美行业的龙头企业,爱美客的任何举动都具有风向标意义。此次事件中,其通过收购Regen公司并单方面撕毁与吴中美学的“不可撤销”协议,无疑向市场释放出了一种威胁信号。这也将引起诸多的连锁反应:
资源收缩
▷代理商因担忧“为他人作嫁衣”,将大幅缩减在品牌建设、渠道深耕和消费者教育上的长期投入,市场活力受损;
创新受阻
▷中小代理商对新品牌、新产品的代理意愿急剧下降,优质国际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和成本被动抬高;
生态失衡
▷厂商或被迫自建庞大销售团队,但本地化运营效率往往远低于专业代理商,最终导致整个产业链分工效率下滑,成本上升,消费者成为最终买单人。
信任崩塌
▷更深远的伤害在于行业信任的崩塌。类似法国菲欧曼闪电收回珈溪生物代理权引发的渠道动荡,或博乐达与瑞志公司内斗导致全渠道崩盘的惨痛教训。华熙生物因韩国Medytox违约索赔7.5亿港元的案例,更是凸显了天价违约赔偿对企业财务的毁灭性打击。如果Regen公司违约,需赔付吴中美学高达“代理期限内全部潜在利润”,这笔天文数字可能远超爱美客收购Regen的1.9亿美元,甚至可能吞噬爱美客数年的利润。
破局之道:
重构契约精神,实现共生共荣
契约精神的重要性
▷此次艾塑菲®代理权的风波,本质上就是医美行业分工模式遭遇资本意志挑战的一次压力测试。它警醒业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产品的创新与资本的助力,更系于对契约精神的敬畏和对分工价值的尊重。
厂商与代理商共赢
▷厂商与代理商并非零和博弈的对手。厂商需清醒认识到,成熟稳健的本地化运营体系非一日之功,代理商的市场价值远超简单的“销售工具”。尊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长期代理协议,是维护自身商誉、稳定全球渠道网络的理性选择。对于爱美客而言,其高达60%的净利率与行业领导地位,恰恰建立在产业链伙伴长期信任的基础之上。一次违约冲动,足以令品牌无形资产灰飞烟灭。
代理商的自我保护
▷此次事件也给广大代理商敲响了警钟。在合作之初,切记筑牢法律屏障,明确权责边界与退出补偿机制,将“不可撤销”承诺及品牌资产(如中文商标)等核心条款写入协议,为自身投入保驾护航。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行业龙头开始觊觎代理商的盘中餐,动摇的将是整个医美生态的根基。重建并坚守“厂商 – 代理商”共生共荣的契约底线,或许才是避免双输、通向可持续繁荣的唯一路径。毕竟,撕破脸的代价,没有一方能够真正承受。
结语:
代理权争夺的背后
▷艾塑菲®代理权风波不仅是一场企业间的商业博弈,更是对医美行业信任与合作模式的一次深度反思。
▷如今,童颜针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方势力纷纷加码竞逐这片蓝海。而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江苏吴中若痛失AestheFill独家代理权,其在医美领域的发展将遭遇重大变数,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也因此备受行业关注。